光學已經滲透到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,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科學領域。光學要走向應用,器件要做得越來越小,這就需要克服光的衍射極限。這個過程中就會產生新的科學和技術手段。目前克服光的衍射極限的辦法有納米結構和最新的等離激元光子學。它利用金屬納米結構中的自由電子和光相互作用,產生表面波把光束縛在非常小的范圍內,以此克服光的衍射極限,進而在納米程度對光進行操縱。
專家簡介:
徐紅星,院士,1992年畢業(yè)于北京大學,獲學士學位;2002年畢業(yè)于瑞典查爾莫斯理工大學,獲博士學位;現任武漢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、武漢大學納米科學與技術研究中心主任。2017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。在國際著名科學期刊發(fā)表論文180余篇。他發(fā)現了納米間隙中產生巨大的電磁場增強效應,是單分子表面增強拉曼光譜和許多等離激元增強的物理基礎。他發(fā)明的等離激元邏輯門揭示了等離激元納米波導和網絡的基礎特性。